由东莞市教育局、东莞日报社联合主办的2025年东莞市中小学生“重走东纵路”主题征文活动(详情点击链接),自5月20日启动以来,正火热进行中!作为东莞“重走东纵路”八大主题活动中“写”的重要实践平台配资查询导航网,该活动为全市师生提供了一个深情回望历史、感悟革命精神、传承红色基因的创作舞台。
活动启动后,我们欣喜地收到了众多饱含真情实感的投稿。孩子们通过文字,记录下研学路上的见闻与思考,表达了对东纵先辈的崇高敬意。经过评审委员会公平公正的严格遴选,挑选出其中的优秀作品进行每周集中展示。让我们跟随少年们的文字,共同感受这份跨越时空的红色精神传承与新时代的青春回响!
薪火相传的东莞力量
作者:肖可豪
麻涌镇古梅第一中学 初二(27)班
指导老师:钟金兰
站在东莞中心城区远眺,东纵路犹如一条时光纽带,连接着城市的过去与现在。川流不息的车流与摩天大楼之间,历史回响与现代脉动在此交融。这条路,见证了东莞从农业小县到“世界工厂”的蜕变,更承载着东江纵队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。
回溯历史,1943年的百花洞战斗中,东纵战士以简陋武器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奇迹;1944年梅塘反击战中,他们以血肉之躯筑起保家卫国的长城。在东江纵队纪念馆里,每一件斑驳的武器都是无声的史诗,每一张照片都在诉说烽火岁月。这种在绝境中奋起、在压迫中抗争的精神,如同深埋土地的种子,历经风雨,终成参天大树。
改革开放以来,东纵革命精神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。大朗的毛织机昼夜轰鸣,厚街的家具走向世界,长安的电子产业蜚声国际……无数创业者以“敢为天下先”的勇气,创造了令人瞩目的“东莞速度”。这背后,正是东纵革命精神中永不言弃的韧劲和开拓进取的闯劲。从“三来一补”到“东莞智造”,东纵革命精神始终是推动这座城市破浪前行的引擎。
新时代的东莞青年,正以创新方式传承东纵革命精神。在学校的创客空间,青少年用代码续写创新故事;在松山湖科学城,科研人员以科技报国践行使命;在志愿服务站,“红马甲”用温暖传递文明力量。我们深知,英雄主义不仅存在于战场,更体现在和平年代的坚守与创新。通过“红色经典诵读会”“重走东纵路”研学、“青年创新工场”等活动,革命薪火正转化为发展动能。
站在GDP过万亿、人口超千万的新起点,东莞正迈向高质量发展。东纵革命精神犹如不灭的火炬,照亮“湾区都市、品质东莞”的征程。让我们以青春与奋斗,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续写新时代篇章,让东纵革命精神在大湾区绽放更夺目的光彩!
钢枪会锈蚀,荔枝年年红。重走东纵路,我们不仅是历史的追寻者,更是这种子的传播者,是这个时代的传承人:让坚韧与甜美同时绽放于我们的青春——这才是对东纵革命精神最好的继承,也是对先烈最深切的告慰。
寻迹东纵,共沐朝阳
作者:刘夏恋
东城朝盛学校初中部 初二(2)班
指导老师:时惠
风雷动,旌旗奋。峰下径陡,怪石嶙峋,纵队踏乱苔迹,稳步跃进,宿鸟未惊。山木苍朽,几番更迭,石阶焕然一新。我踏着前人足迹,寻东纵遗风。
石阶前,浮雕上,东江纵队浩浩荡荡行于壁上,有人振臂有人俯身,眉峰紧锁,神情凛然。驻足浮雕旁,不禁感叹东江铁流,辉煌犹在,伟绩长存。
堂门边,馆舍中,与墙上铭刻的《东江纵队之歌》迎面相望,这乐章曾为斗争点燃希望之光。耳畔如有高昂歌声回荡,磅礴的旋律在思绪中翻腾,我的手从层层衣袖中挣脱,以指腹摩挲每一句歌词不规则的凸起,微微泛冷,字字坚硬,我情不自禁哼唱起了这旋律,铁的意志顺着指尖回旋,拂去历史的尘埃,与我诉说。
展厅里,古迹旁,浸着浓浓铜色的刀剑枪支静静躺在展柜中。刀矛弯如茅草,锈迹斑斑,枪支仅有一臂长,样式简陋。几十年前,同胞们自制装备,纵使面临先进的枪林弹雨,也义无反顾。而落后武器的背后,是许多虽背负骤雨,仍渴盼晴天的热切双眸。
资料陈,遗物列,回想先烈曾在这条路上英勇歼敌,多少同胞赴汤蹈火,多少英雄舍生忘死,铁骨铮铮,意志昂扬。东江精神世世传颂,含笑的眉眼却永远埋葬在泛黄的照片中。展厅窗明几净,馆外高楼栉比鳞次。那是他们用鲜血淬炼的光景,以生命铺陈的奇迹,也是为数不多的遗物之一。
我幡然醒悟,推动时代的不是一段历史,而是同你我无异的生命——会为丰收而雀跃,会在母亲的臂膀下无忧欢笑,会因恐惧而颤悚。即便如此,也要擦干眼泪,为民族不再哀鸣,为百姓不再遭受不公,为让逃亡成为过去,为孩童不再因敌寇哭泣,拿起枪支,将历史撕开新篇,让华夏再沐朝阳。我鼻头一酸,孩童的泪水不再倒映民生疾苦,而是承载着民族复兴的愿景。今朝古树苍苍,茶香悠悠,苗鱼水稻,遍野黄红。今天的我们,因幸福而流泪。
“为有牺牲多壮志,敢教日月换新天。”再度回眸,诗篇血就。作为中学生,我们更要担起大任,承一份精神不朽,铸一片艳阳晴空。东纵革命精神在我们的步伐中,永远鲜活,永远年轻。
红星照耀东纵路
作者:陈韵瑶
大朗第一中学 初二(9)班
指导老师:杨楠楠
八月的岭南,热风拂过东莞的红土地,我循着那颗永不陨落的红星,踏上东纵路的征程。三十处革命印记,如同三十颗闪耀的星辰,在历史的长空中为我们指引前进方向。
在这条漫漫征程中,我来到东纵纪念馆,手掌轻抚着粗糙而简陋的武器,仿佛能触摸到东纵战士炽热的脉搏。讲解员动情地讲述着“小鬼班”——这是东江纵队一支特殊的队伍,他们大多是十几岁的青少年。但在民族存亡之际,毅然扛起比他们还高的步枪。看着泛黄照片中一张张稚嫩的脸庞,仿佛能透过他们,看见那个时代下青少年誓死保家卫国的决心。红星的照耀下,我忽然懂得:家国情怀,从来不是一个英雄的慷慨奉献,而是每个平凡个体在危难时刻的非凡选择。
东江纵队纪念馆里,一份家书蓦然撞进我的眼眸。那泛黄的纸张上,字迹工整,语言朴素,但却如何都挡不住书写者的家国大义和绵长深情。这是革命母亲李淑桓写给子女的嘱咐。尽管她深知战场的险峻,仍一次次送子参军:“去吧,家里有我,国家更需要你们。”这不仅是一位母亲对子女的成全,亦是对国家的深情奉献。在战争中,她也会积极为部队筹粮,照顾伤员,她常在深夜油灯下为战士们缝补衣物,也会把家里最后一点粮食留给受伤的战士。她是“东纵的母亲”,也是这条峥嵘路上一位伟大的战士。她用最柔软的心,扛起最沉重的责任。红星照耀处,我看见了万千母亲对家国的担当。
红星指引下的东纵路,是一条连接历史与未来的桥梁,先辈们用鲜血守护的这片土地。如今,已是高楼林立,科技腾飞。从战场到商场,从救国图存到制造强国,时代使命在变,但红星照耀下的奋斗精神从未改变。
红星照耀东纵路,照见的是一条回归之路,更是一条出发之路。我们追寻先辈的足迹,不是为了停留在过去,而是为了走向更好的未来。东纵路上那颗闪耀的红星,是东纵革命精神的诠释,更是指引我们前行的光芒。天上的红星与心中的红星交相辉映,历史便活在我们心中。这星光,曾照亮了战士们的征途,如今,也会照亮新时代青年的奋进之路。
配资查询导航网
思考资本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